第一百零九章 终成眷属_大宋神婿
奇门天书 > 大宋神婿 > 第一百零九章 终成眷属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一百零九章 终成眷属

  “我母亲是太皇太后长女,在生下我之后三年离世,先帝和太皇太后见我可怜,所以从小我在皇宫内长大,十五岁之后才回到云州。

  先帝念及我母亲的情谊,封我安国公主,不过我可不是什么真公主,王爷要是不乐意,现在换回来也可以哦!”

  苏阳闻言,不禁笑了,“乐意,给十个公主都不换!”

  曹清影抿嘴一笑,而旁边的侍女,又端上来两杯酒。

  “请公主驸马喝饮交杯酒!”

  “琴儿,这里没有什么驸马,只有王爷!”曹清影对身边的侍女说了一句。

  “是,奴婢知错,请王爷赎罪!”

  琴儿连忙认错,苏阳知道,曹清影是清楚,自己对赘婿这个身份芥蒂,但现在,眼前之人,无论是真公主也好,家公主也罢,苏阳觉得,一个大宋赘婿的名头,换来曹清影,值了!

  前世今生,苏阳也觉得只有今天,自己才真的逞心如意的当了一回新郎官!

  喝过交杯酒,琴儿取出一方洁白的帕子铺在床上,苏阳自然清楚是做什么用的。

  琴儿退出房间,曹清影与苏阳四目相对。

  “兰儿,这一天,我等了许多年了!”

  曹清影看着苏阳,朱唇微启,“你说的那些,我仿佛也在梦中见过,却不知道是真是梦!”

  苏阳愣住了,真的、这一切,不是梦一场吗?

  但是真是梦都好,只要这个梦一直持续下去!

  苏阳握住曹清影的手,伸手微微一挑苏阳的下巴,似乎想要吻下去!

  但是近在迟尺,却被曹清影伸手挡在唇边。

  “不行,这良辰美景,你得写一首让我满意的诗才行!”

  苏阳愣住了,这时候写诗,真的好吗?

  不过,不写,似乎是不行了,但是此时苏阳脑袋晕乎乎的,想作出让曹清影满意的诗词来,似乎,也只有再向古人借一首了!

  脑海中,出现一句应景的:春宵一刻值千金!

  苏阳仔细回忆一下,这首,还真是苏轼留下的,看来,只能借用东坡兄的句子了!

  《春宵》

  春宵一刻值千金,花有清香月有阴。

  歌管楼台声细细,秋千院落夜沉沉。

  这一首,曹清影自然是极为满意的,春宵一刻值千金,千金易得,一刻难求!

  一夜风雨几度春秋,更吹落红梅点点!

  翌日清晨,玉体横陈,苏阳睁开眼,看着身边娇羞的玉人,心中有着无限喜悦。

  前世今生,这一刻,自己等了太久太久!

  徐慧君自然是早已经知晓,加入苏家的是曹清影,而不是那位还没满十二岁的四公主。

  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,徐慧君内心自然不免波澜,一个十二岁的小丫头,以她的心智,自然能够轻松应付,但是此刻,这曹清影

  曹清影,徐慧君早就知晓,云梦居士,一个让她曾经钦佩不已的奇女子。

  只是她如何都没有想到,曹清影会和她共侍一夫。

  看着苏阳和曹清影走进饭厅,徐慧君心里莫名的有些忧伤,因为苏阳看曹清影的眼神,绝对没有任何的敷衍,甚至她看到了自己不曾见过的深情。

  若说才气,或许他们才是最般配的,徐慧君心里想着,但脸上却还不得不露出笑容,来欢迎这位新加入苏家的安国公主。

  “见过公主殿下!”

  徐慧君和身边的芸儿香草盈盈下拜!

  “姐姐不可如此,你先于兰儿入门,兰儿理应向姐姐行礼才对!”

  曹清影连忙扶起徐慧君。

  苏阳看着曹清影与徐慧君牵手说话,没几句,又聊到诗词。

  虽然他心里清楚,徐慧君必然是多少有些不舒服的,但若让他放弃任何一个都不能。

  苏阳的目光,又在香草身上扫过,还有在一边站着的麻姑、芸儿,乃至于曹清影的侍女琴儿!

  苏阳感觉自己有些头晕

  又过了两个月,到了秋闱时间,这是三年一度的科举时间。

  而于恒远也到了京城,但是却没有前来苏阳这边拜见。

  因为他是来参加科考,而苏阳,却是这一届科考的主考官之一。

  宋国自开国以来,太祖就不许文官有门生故旧之事,所以于恒远和苏阳虽然熟悉,但也要避嫌。

  距离苏阳参加恩科,也不过三年半时间,苏阳绝对不会想到,自己再一次走进贡院,会成为三位主考官之一。

  礼部侍郎李清河,也就是那位云鹤先生,与苏阳同为主考官,也是唏嘘不已,后生可畏啊,而他,这次科考之后,也打算告老还乡了!

  开科取士,自然是朝廷的重中之重。

  苏阳看着自己面前的试卷,忍不住颔首,这一科,虽然没有发现什么特别亮眼的,但人才还是不少。

  只是从其论策来说,都不算多么成熟,但书生意气倒是看到不少。

  于恒远写的,结合了钦州和广南西路的实际,算是比较出众的了。

  苏阳知道,于恒远的长处,在于沟通,无论是钦州的大小官员,还是百越居民,都能顺利的完成沟通的任务。

  可以说是善于执行,不善于决策,他的策论,更像是一个工作总结。

  苏阳没有因为于恒远和自己相熟,就给他过高的分数,但也不会为了避嫌,就将于恒远的分数压低。

  最终,于恒远成为二甲第三名,这成绩算是相当不错了。

  这一次的科举,没有什么波澜,在成绩公布之后,于恒远才来见了苏阳。

  说起钦州和广南西路的事情,苏阳还是颇为欣慰,至少经过这一两年的时间,广南西路,基本能够自给自足。

  但是广南西路,人口也不过三百万,相对于整个宋国,微不足道。

  而能够顺利执行,一来是当初的政策路线已经划好,苏东坡在哪边主政,只需要萧规曹随即可。

  另一个重要原因,是当地没有太多强大的氏族,同时自己设定的政策,是开源,所有人都能受益。

  因此,无论是朝廷还是地方官员,都比较热心。

  但问题也不是没有,因为广南西路产出的鱼干、果脯、桑麻越来越多,利润也越来越丰厚,一些家族势力看到有利可图,也纷纷介入。

  苏阳知道,这种状况在所难免,但是也无可奈何,只要当地人能吃饱饭,也算是没有白费自己的一番心血。

  徐景云和宗泽,在哪边这两年都有升迁,但依旧没有离开广南西路,显然苏东坡是不会放这两个人才走的,如今,能干实事的官员,可不多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qmts8.com。奇门天书手机版:https://m.qmts8.com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